《個性化學習開發與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課題概要
發布時間:2013/10/7 14:53:00 閱讀次數:2333
教育部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
《個性化學習開發與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概要
課題名稱:個性化學習開發與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
課題類別: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
課題審批:教育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課題領導小組
課題編號:立項號111820089
課題專家:
課題專家組長:原國家教育科研規劃辦公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著名教學教材專家閻立欽教授。
課題專家副組長: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心理學博導、中高考研究專家鄭日昌教授。
課題秘書長兼課題執行組長:北京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課程主持專家李亞平博士;
課題學習技術平臺研發組長:思學通教育研究院院長何興才博士。
現就子課題(實驗基地區、校)申報選題,下發課題概要及選題指南。
一、研究意義
1、本課題是按照新課程改革目標和教育部的要求,集中國內一流專家進行的實證性研究。旨在改變教學方式,針對應試教育弊端,通過分析目前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社會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有針對性的構建個性化學習平臺,選擇符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是一次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課題提出的基于個性化學習信息平臺是凸現新課程核心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實驗中將使個性化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個性化理論對教學的指導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個性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各有所獲,課題實驗范本在中小學能夠起到示范作用。
3、本課題能夠實現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優勢在學科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關鍵在于構建個性化的學習平臺和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使現代教育技術真正融入整體的課堂教學系統之中,為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服務。本課題將提供樣本范示。
二、研究特征
1、通過研究、實踐、解決個性化學習中的問題。
2、以提高行動質量,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
3、強調科研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的合作、行動與研究的結合。
4、重視行動研究中及時反饋;允許在行動中調整方案。
三、研究內容
提高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研究:
1、恰當地運用以音像、影視等教育媒體、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2、養成自我選擇學習內容,掌握學習進度,自行獲取新知(理解知識、分析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構建教師個性化教學模式研究:
1、更新理念,勤于實踐,敢于創新,結合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實現“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個性化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加強學習,以具備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手段所必需的良好信息素質。構建基于個性化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師備課系統。
3、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構建學生作業評價系統。
開發學校個性化學習平臺的研究:
1、暢通校園網,建立大容量的學校網站,并逐步開發建立各學科組的網站,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信息通道;
2、開發制作網上學習型軟件,為師生提供方便;
3、建設開放式學習數據庫,提供共享資源;
4、開發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的新項目,為教學服務。
四、研究方法
1、對比實驗研究法:實驗過程中,確定應用個性化學習平臺實驗班與對比班,其中實驗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對比班利用常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實驗班的教學效果與對比班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
2、經驗總結法:通過總結教師的實踐經驗,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3、調查法: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學生非智力因素與學生行為表現變化情況的實驗數據。
4、觀察法:不定期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及情感傾向進行觀察,發現學生的變化情況。
5、座談法:與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對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個性發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響。
6、個案分析法:對一些典型的學生進行個別分析。
技術路線:進行循環的行動研究,確定問題——制定計劃——行動實驗——過程觀察——總結反思。
五、專家團隊
本課題是教育部部署的課程改革中的一項實證性研究,期待在個性化學習實驗、應對學習考試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全國示范。因此邀請組成教育部全國教育技術十二五重點課題《個性化學習平臺開發與提高教學效率研究》專家指導委員會。
閻立欽 國家教育科研規劃辦公室原主任、中央教科所原所長
田慧生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余祖光 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
郭永福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陳慶貴 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學校教育研究部主任、教學研究專家
莫景祺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發展中心評價處處長、考評專家
鄭日昌 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心理學博士生導師、考試研究專家
李亞平 北京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課程主持專家、教育學博士
陳健剛 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原北大附中校長、中高考專家
何興才 北京思學通教育研究院、教育技術博士
米裕慶 教育部中小學德育講師團學生個性化學習研究專家
張景鵬 北京教育考試院考試命題評價專家、教授
張渝鴻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信息技術與教學中心主任
(同時在實驗學校選拔一批校長為專家指導委員會學術專家委員并頒發證書)
六、總課題組主要職責
1、負責對課題實驗學校的申報進行審核,給申報立項單位授國家級實驗學校銅牌;
2、視實驗學校校長研究能力,經課題專家委員會批準,授專家學術委員證書;
3、指導學校實驗方案的制定、幫助實驗區校中期階段總結深化實驗和后期課題結題;
4、組織實驗區、校的干部教師培訓;聯系教授、專家到學校聽課、參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與教師、學生、家長零距離接觸,對話互動;
5、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學的信息資源,特別是應用于課程改革中的信息;
6、應學校邀請,選派專家擔任實驗區校專家組成員;
7、每年一次學術年會,推薦參加課題組優秀成果評選,免費表彰先進實驗校(區)、先進實驗教師、優秀科研校長、優質教育成果并發證書;
8、協助學校召開現場交流會,分享先進經驗與研究成果,發揮示范作用。
七、課題申報條件
有條件開展科研工作的學校,可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選報一項子課題,最多申報四項子課題,并接受總課題組下達的個性化學習軟件實驗任務。子課題獲得立項的學校將獲頒:教育部全國教育技術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個性化學習平臺開發與提高教學效率研究”課題實驗學校牌,成為全國教育十二五重點課題實驗單位。
能統轄10所以上實驗學校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的教研機構或中小學教育管理部門,可申報成為實驗區,實驗區的負責人由總課題組發給聘書,并可免費參加本課題在全國舉辦的各種研討活動,同時根據課題開展情況為實驗區授牌,并報教育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課題領導小組備案。
八、申報程序
1、詳盡閱讀本課題有關資料,充分了解各項要求;
2、在各自單位做充分蘊釀和準備;
3、申報子課題、實驗學校須填寫課題申報表,一式三份,加蓋單位公章,用函件郵遞至總課題組專家辦公室: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84-83 信箱《個性化學習與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總課題組收 郵編100084
同時將電子申報表發送至課題組專家辦公室郵箱:gxhsxt@126.com;申報學校可以自行下載《課題申報表》,不方便下載的,可以聯系總課題組,由總課題組郵寄。
4、子課題立項申報以公益為主,適當繳納管理指導費。
九、立項通知
自申報表送達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由總課題組辦公室正式發函。獲通過者,將收到正式立項通知書,未獲通過者,也會收到回復通知。
十、注意事項
1、課題研究要有針對性,結合研究對象進行實證分析。要認真做好初期調查分析、中期檢查反饋、后期驗收總結等工作。所有的結題論文、論著都要在扎實的實驗基礎上形成。
2、課題參與者必須及時向總課題組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積極參加“總課題組”組織的培訓交流、輔導和研討等相關活動,關注總課題研究動態,認真學習、使用總課題組編發的課題資料和軟件。
3、對于研究成果將進行評獎、評優活動,擇優在國家級媒體上發表,并出版發行。課題實驗區、實驗校將擇優在國家級媒體上介紹、報道。
4、課題參加者可以隨時將研究成果上報總課題組,由總課題組發布到課題網站,與其他參與者共享。
5、本課題研究的時間周期為:2011年-2015年。
十一、聯系方式
總課題組專家辦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84-83 信箱郵編:100084
《個性化學習與提高學效率的研究》總課題組專家辦公室收
課題專用電子郵箱:gxhsxt@126.com 電話:010-8077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