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使和諧教學落到實處
發布時間:2022/5/16 10:03:00 閱讀次數:1234
摘要:當前,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全國都相應地進行了教學方式的改革。但是在我國師生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每一位老師都在努力著改變自己不適宜的教學模式。在參加全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諧教學研討會之后,感悟很深。在聽完知名教育專家天津教科院普教所所長王敏勤教授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作了精彩的報告之后,我接觸了和諧教學理念。對于和諧教學理念,我從知識樹、思維導圖、導入、精講、練習、和諧的目標角度進行了自己的理解。我也致力于用和諧教學理念來指導我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和諧教學 知識樹 思維導圖 措施
當前,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全國都相應地進行了教學方式的改革。在我國,盡管提倡教改已經多年,但目前從小學到中學大部分實行的仍是要求大量“死記硬背”的傳統教學方法,即老師教條條框框,學生學條條框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更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只會應付考試而不會應用。這是違背和諧教學理念的。我參加全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諧教學研討會之后,我感悟很深。在聽完知名教育專家天津教科院普教所所長王敏勤教授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作了精彩的報告之后,我接觸了和諧教學理念。我也致力于用和諧教學理念來指導我的教學過程。
和諧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師生的教和學配合默契,和諧教學能有力地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其宗旨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能力。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所以讓學生更容易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得。這是和諧教學理念的應有之意。我就政治學科來談談我對和諧教學的理解。
一、知識樹和思維導圖的運用可為
知識樹是什么?知識樹就是用樹形結構來表述一門學科知識的結構和知識梳理的一種方法,它不僅方便學生上手,而且高屋建瓴,非常形象,深受廣大師生的關注和喜愛。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要像導演給演員說戲那樣,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動手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知識樹的利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有意無意的學習知識思考問題。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有選擇的利用知識樹來提高課堂效率。
思維導圖是教學改革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
1、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師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的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促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2、思維導圖可以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對學習的課程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使整個教學過程和流程設計更加的系統、科學有效。
在應用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仍然為主體,教師作引導,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天賦。在進行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作積極正面的引導,并指導和回答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所以可以有效嘗試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應用,來促進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二、和諧導入,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和諧的一半”,這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它的優勢尤為顯著。好的開始來源于精心的準備、設計。所以老師要在課堂教學的準備階段多做努力。導入之前,要想辦法使學生身心放松,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需要而定,比如運用深呼吸、詩歌朗誦、音樂欣賞等,都能幫助學生穩定情緒,使達心理放松的目的。 準備導入做好之后,導語是很重要的。導語好比一把鑰匙,它能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政治教學中常采用的有故事導入、復習導入、創設情境導入等。
總之,一個導入可決定本節課的成敗。有的學生往往就是因為老師優秀的導入才進行積極地學習的,所以我們要把導入做和諧。爭取做到簡短的導入發揮無窮的動力!
三、科學精講,引導互動
和諧的開始固然重要,但講授新知識才是一堂課的關鍵。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場戲,那么講授新知識則能使戲劇情節逐步發展并達到高潮。顯然,“全堂灌、全堂問”是無緣步入這種和諧境界的??茖W精講則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里就有個問題:“如何選擇較好的教學方法進行精講教學?”正成為擺在政治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顒佑懻摲ㄔ谡谓虒W中的應用,有助于啟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死記硬背。
所謂活動討論法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問題或社會現象,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積極的討論、各抒己見,互相責疑,互相啟發,以求弄懂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顒佑懻摲ㄔ谡握n中的運用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1、 巧妙設計內容
教師要達到精講的效果,就要吃透教材?,F在的教學資源很多,多參考教學資源,科學理解教材,緊扣教材重點確定教學突破口,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在巧妙設計內容之后,我們要關注一點,我們設計的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思考性?我認為,教材的設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方便學生思考!
2、 運用多媒體,拓展視野
多媒體手段,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媒介。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則能多方位地刺激學生感官,使學生得到愉悅的視聽享受。電視錄像,能把抽象變具體,使靜態變動態。將優美的音樂和清晰的畫面結合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如《祝福青春》一文,這篇課文很優美,詞語簡潔,。如果僅憑讀課文中文字描述,學生只是覺得好,卻不會有青春優美之感。若通過音樂或視頻,學生則能開闊視野,領略青春的美麗,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3、科學引導思考
內容的設計是為了更加便于學生思考,運用多媒體手段也是為了使學生思考更加有效。這都取決于老師對學生的啟發。我們已經明確,活動討論法的作用。在討論中,問題不應過多,但要有價值。所以我們老師要在問題設計上多下功夫,貴在引導學生思考。
四、通過練習升華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關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呂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方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還指出:“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如果不會活用,任何教法學法都會變成一堆公式。”知識是能力的起點,能力促進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知識和能力均是學習的基礎。有效聯系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聯系。有效練習是和諧教學課堂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學生熱情有些衰退,身體進入疲勞狀態。如何使學生消除身體疲勞,克服心理障礙,讓學生體驗達成目標的愉悅感和成功的勝利感,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取決于教師精心設計訓練內容。針對政治學科的特點可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趣味性、創造性的訓練內容,以激發學生興趣。英國學者羅素指出:“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啟迪心智,就是引導學習者積極動腦,善于動腦。呂叔湘先生說得好:“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教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就是給他一把鑰匙,他拿了這個鑰匙就能夠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所以要用練習來提升學生運用的能力。
五、和諧教學要達成的目標
通過和諧教學,教師的教學觀念要得到進一步更新,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要發生明顯的變化,課堂教學質量能得到提高。形成師生和諧成長、互教互學的新型關系。
1、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更多的學生從原來的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成為知識的探究者;使學生改變了原來的知識的“接受者”,成為獲得知識的“開發者”。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促進了教師的轉型。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發生角色的轉換;使教師從原來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路者”和“促進者”;同時根據“合作促進”的原理,使廣大教師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獲取了更新知識,更新思維方法,掌握新技能。
3、課堂的變化。走進和諧的課堂,發現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發言踴躍,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育模式由“灌輸型”向“重實踐、重自學能力型”轉變;教育手段由“單一型”向“多樣型”轉變;教育內容由“知識型”向“知情型”轉變。
伴隨著新課改的步伐我們逐漸成長,通過參加全國初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諧教學研討會,我了解了新的理念。雖然理解不到位,但是,我要繼續摸索和諧教育教學規律,爭取不斷提升自己,讓和諧課堂之花永遠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