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行天下探秘禮記·學記的現代意義
發布時間:2020/8/10 15:00:00 閱讀次數:1989
2018年4月24日下午,伴隨著陣陣掌聲,北京思學通教育研究院舉辦的“大家說吧”活動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公司相關領導李總、何總攜眾講師蒞臨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我們有幸迎來了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李凱老師做主題為《禮記·學記的現代意義》的儒學知識講座。不同于以往平抒直敘的開場白,這次的主講老師的出場方式,可謂“未聞其聲,先見其字”。
講座伊始,思學通教育領導李總手握李凱老師剛剛“新鮮出爐”的書法作品,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對李凱老師進行了介紹,并對此次講座的學習目的與效果進行了闡述與期望。
李凱老師是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中國儒學史,歷史教學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一項,北京師范大學項目若干,出版著作三部。給本科生開設中國儒學史,歷史教學技能等課程,曾獲得北京師范大學青年教師一等獎,最受學生歡迎獎。
李老師以幽默生動的語言,豐富有趣的故事帶領大家走進儒家經典,感受《禮記》的文化魅力,探索禮記對于現在教育的啟示意義,感受孔孟圣賢的千古智慧,為我們今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打下良好開端。
從“教育作用與教育目的”至“教育制度與教學管理”,再到“尊師重教的原則”,李老師從三方面為在場聽眾揭開“禮記”的神秘面紗,將儒者豐富的教學經驗結晶,以及教育規律和學習方法進行了系統梳理與講授。
在講到性善論看“禮”對人性的作用時,李老師以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經典故事舉例:有個無賴對王陽明說:“我沒有良知。”對于這樣油鹽不進的潑皮,王陽明是如何找到他的良知呢?王陽明當眾要求其“脫衣”,那個人在驚詫中脫了上衣,但王讓其繼續,反復幾次直到脫得不敢再脫時,潑皮害羞的說:“這不好吧。”這時王陽明便說:“這,就是你的良知!隨著李老師一句“他的良知掩飾的太深了”,全場笑聲與掌聲四起。
用“禮”來潛移默化的引導和凈化人心,以人性為基點,結合教育行業現狀,思學通教育在不斷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學習、實踐如何把像《禮記》這樣匯聚先賢智慧結晶的教育帶給更多的孩子。
尾聲十分,李老師以他的“男神”精彩講話作為本場講座的結束語,倡導講師認真學習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做個學“禮”人,傳“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