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個性化學習環境和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要素和路徑研究
發布時間:2022/5/18 16:07:00 閱讀次數:4669
課題名稱:《家庭教育個性化學習環境和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要素和路徑研究》
課題類別:國家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
課題審批: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
課題編號:zzky145z22001
課題負責人:李春雷
課題組成員:劉立軍、石靜、周虹、劉春磊、方芳、張曉軒、孫彥輝
課題簡介:
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家庭教育個性化學習環境和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要素和路徑研究》以研究家庭教育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習慣養成,以及探索教師個性化教學模式為主要內容。該課題研究集中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中央電教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思學通教育研究院等一批專家攻關,全國有300多所學校參加實驗。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究導學訓練平臺研究與實踐是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問題。中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在學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課堂教學“講解—接受”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大批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大量教學知識,但也存在主動性和個性化不足的問題。本課題將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習中的主動性,加強學生在課后學習中的自主性,重視學生創造性與個性化的發揮,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度,提高學習課上、課下訓練的有效性,探索新型的師生課堂互動方式,加強優秀學習方法的傳播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將家庭教育和課堂教育有效結合,這是國家教育倡導的方向,也是國內外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不斷探索的難題。
《家庭教育個性化學習環境和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要素和路徑研究》課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在于:
針對應試教育弊端,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社會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有針對性構建個性化學習平臺;發揮個性化教學理論對教學的指導作用,讓每一位不同個性的學生各有所獲,在中學起到示范作用;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將個性化學習平臺應用于教師教研、課堂教學和家庭教育等場景中。
該課題的研究內容有三個方面:
1、提高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研究,研發個性化學習平臺,運用人工智能、音像、影視、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行獲取新知的能力。
2、構建教師個性化教學模式研究。結合本學科教學特點,實現“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個性化教學模式”,構建個性化信息技術平臺的教師備課系統和學生作業評價系統。
3、優化學校學習信息化環境研究—暢通校園網,建立大容量的學校教學平臺,并逐步開發建立各學科組的教學平臺,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信息通道。開發制作線上學習型軟件,建設開放式學習數據庫,開發雙向閉路電視系統新項目。
4、加強適用于家庭教育學習平臺的研究,開發適用于家庭學習的線上學習平臺,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習慣,將家庭教育和課堂教育有效結合。